爱知的自然环境保护战略-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生物的多样性―多样的自然与丰富生命之间的联系,支撑着我们的生命与生活。
丰富的自然环境带给我们米、蔬菜、鱼类等食物,以及住宅用木材和棉、绸等服装原料,并保护我们免受灾害。 同时让我们内心祥和、宽慰,使我们心胸宽广。
爱知县一边切实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带给我们的恩惠,一边通过各种各样的产业活动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努力将社会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丰富的社会, 并使我们可以感同身受。
1 关于爱知的自然环境保护战略
![](../common_files/image/projects/environment_01.jpg)
平成21年(2009年)3月
目标年度平成37年(2025年)
目标通过丰富多样性的地区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 爱知县的将来形象
生物多样性,即培育“多样的自然与丰富生命之间的联系”。
(2)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让下一代也能分享生物多样性带来的恩惠。
(3)通过各主体间的连动采取整体性行动通过各主体间合作的整体性行动,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渗透于文化中。
3 整体性行动的立足点
- (1)基于统一思想采取措施:推进包括温暖化、资源循环等在内的整体性措施。
- (2)基于关注生态系统的想法而采取措施:根据对生态系的科学理解,采取预防性、顺应性地应对措施。
- (3)多样主体间的参加与连动:创建包括县民和各单位、NPO、专家等在内的多样主体间的连动机制。
- (4)从长远角度出发采取措施:自然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应采取持续性措施。
- (5)从广域的、国际性视野出发采取措施:以水循环、资源循环为基础,采取广域的、国际性措施。
4 行动计划
(1)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由确保生态系、种子、基因的三个层次构成。
因此,应建立生态系统网络及确保健全的水流循环。目标是保护顺应森林、绿地、河流、湿地等自然环境的动植物生态系统。
另外,为防止物种灭绝应对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品种予以重点保护。
对人与自然在长期关系中形成的土地、山林、海域等身边的自然资源,应予以保护、再生、创造。在结合地区特点实施保护措施的同时,还应建立与此相关的人际网络,切实地进行维持管理,并有效利用。
- 有效使用“爱知县森林绿地税”对人工林进行间伐,保护并有效利用身边的山林。
- 保护水田等多样性环境 (比如,为了提高水田的生态型机能,发展水田养鱼)。
- 保护滩涂、藻场
从深山到大海用水路或森林相连,用绿地和水流连接水塘和森林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形成野生动植物可移动的生态系 “生态系网络”。
- 指定及保留自然环境保护区
- 形成以自然环境保护区为核心区域的网络。
- 有效使用“爱知县森林绿地税”对NPO等活动给予支援。
- “支撑生命的造林运动”
掌握和保护频临灭绝的物种,对农、林、鱼业造成严重破坏的野猪如何防范,缓和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的影响等相关活动。
- 指定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并对捕获予以限制
- 关于给农作物造成损害的有害鸟兽,制定保护管理计划,并实施防范措施。
- 对于有可能给生态系造成严重影响的外来物种,应予以公开、放逐或禁止栽培。
(2)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的生活与产业活动,很大程度要依赖自然资源。因此在农、林、鱼业及制造业等所有的产业活动中均应兼顾生物多样性,将生物多样性的恩惠留给下一代。我们以建设可利用、可幸福生活的爱知县为目标。
■地区开发与生物多样性的和谐科学性的理解生态系结构,就影响自然的行为,尽早做预防应对措施。顺应生态系的变化,探求人与自然共存的方式,渗透关注生态系统的想法,努力实现地区开发与生物多样性的和谐。
■业活动应兼顾生物多样性为使企业从筹措原料到加工生产能主动地兼顾生物多样性,应普及企业行动指南。
■企业活动应有效利用生物资源致力于利用环境负荷小的生物量(生物资源)等的技术开发与相关产业,解决温暖化和资源循环的环境问题。
■发挥农、林、鱼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能通过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农、林、鱼业,保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使下一代也能享受生物多样性的恩惠。
- 推行多样的林业建设
- 保护藻场及滩涂等
- 维持、增强水塘的多种功能
- 通过认定“资源循环型生态农场”,推进环保型农业
- 发展免耕栽培法等兼顾环境的技术研发
(3)多样主体连动的整体性行动
通过组织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环境课题,改变生活方式,加大对自然环境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活动,向社会广泛渗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在爱知县内的各地区,由县民、企业、NPO、NGO、专家、行政等各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合作、连动地实施整体性行动。
■启发县民的环保意识启发每一个主体的环保意识,使其均能站在各自的角度并互相配合,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再生。
■充实参与、连动活动自发地投入环保活动中,并促进企业社会贡献活动,有效利用“爱知县森林绿地税”致力于生态系的保护与再生。
- 有效利用“爱知县森林绿地税”,主动地援助NPO等活动。
- 促进“企业林业建设”等社会贡献活动。
- 推进县民参与的河流治污等“水循环再生行动计划”。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自然环境与野生动植物,进行持续性调查并做好信息收集与提供以及建立相关网络。
- 定期整理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的数据库
- 调查外来物种的生息、繁殖情况
“爱护自然,与自然共存”
![](../common_files/image/projects/environment_02.jpg)
从山地到海岸,我们的爱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人们利用自然发展制造业及农、林、鱼等产业。
例如:在河的下流由堆积的沙石、粘土构成的东海地区丘陵的特有地质结构上,生长的被称为“东海丘陵要素植物”的特有植物。以及该地区支撑的日本国内屈指可数的窑业。
木兰花(照片中央的树)就是“东海丘陵要素植物”的一种。
本照片拍摄于濑户市内的爱知县公有林,是作为水源地保护的森林,生长着木兰花等濒危物种,是宝贵的自然环境资源。
森林中孕育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和水,支撑我们的生活。
“生态系的保全”
生态系是指,包括生物、水、空气、土地等整体的自然环境。如照片所示,在爱知县有6种代表性的生态系,在各自生态系中孕育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有必要整体性保护包括森林、水流在内的生物所需的环境。
奥山生态系(设乐町)
里地里山生态系(濑戸市)
湿地湿原生态系(濑户市)
河川、湖沼生态系(爱西市)
平原生态系(一宫市)
沿海、里海生态系(名古屋市)
“生态系网络的形成”
![](../common_files/image/projects/network.gif)
将具有优良自然环境资源的地区作为核心区域,以河流、道路、公园绿地等建成回廊用以连接,切实地分配生物的生息、繁殖空间,确保生态系网络的建成。
日语网站 https://www.pref.aichi.jp/soshiki/shizen/0000028443.html